索引号: | DZ-DZBGS-20151123-0122 | 发布机构: | |
生成日期: | 2015-03-1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计划规划 | |
关键词: | |||
内容概述: |
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 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2014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教育行政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州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学院的事业发展有新目标、新亮点、新成效。
一、坚持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科学发展有新目标
学院从每年仅有200—600人招生规模起步,开基创业,一步一个脚。10多年的不懈拼搏,发展到目前有近1.4万名在校生,30万平米的校舍面积,校园优美有特色,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成果丰厚!成绩令人振奋!今天,新的历史重担已交付到我们的肩上,我们深感责之重!任之艰!在全面总结学院发展经验和深刻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发展不进则退,进则可以大有作为实现新的跨越,退则会被历史淘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学院明确了“加强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更好更多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新的办学目标。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步伐坚实、成效喜人、局面良好。
二、坚持素质教育精准发力,立德树人有新成效
德是素质教育之魂!学院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知行合一。一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向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先后组织5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和微课、慕课学习研讨,组织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到基层研讨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二是创新学生工作机制。全面推行“1+2+4”学生工作新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健全完善《周日晚自习班会制度》、《学生宿舍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学生日常行为考核办法》、《班级助理聘任办法》、《宿管员考核办法》、《教学系学生工作考核办法》。三是丰富载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内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习近平同志“5·9”重要讲话精神征文活动、“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立志成才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廉政文化书画大赛和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重大节日纪念日、科技文化艺术节、学雷锋活动月、户外素质拓展体验式课程培训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优良品德;精心组织,顺利完成新生军训工作,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教学任务,完成心理健康网站升级工作,完成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建设,开展心理咨询辅导258人次、心理健康培训2300余人次,对23名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是抓实抓细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学院采取学生宿舍晚11点断电断网、学生食堂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学院领导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措施,经过全院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生按时安静就寝、排队有序就餐、不随意扔垃圾、自觉光盘行动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蔚然形成。一年来,学院获全省校园文化活动月先进集体,学生22人获省级三好学生、8人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71人获贵州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2人入选《2014届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典型事迹选编》、1个班集体获省级先进班集体,获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高职高专组男子足球第一名、女子篮球第一名,获田径项目奖10个,团体总分在高职高专组21个参赛队中名列第六名,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479人、先进班集体28个,214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坚持中心工作深化改革,教学质量有新提高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学院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不动。欢仙罨萄Ц母。一是探索教学改革导向。教学改革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学院组织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于行动导向”、“基于职业岗位导向”、“基于职业人导向”等教学改革导向的探究,提出了“基于职业人才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二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院紧紧围绕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两个重点,将48个专业优化为35个,着力打造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三个重点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做强优势专业,加快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统一。三是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发展”办学理念、“格物精技,敬业乐群”办学精神,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各专业遵循“分层设计、分类教学”原则,构建起普通专科、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等三类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高职和中职教育课程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新增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校本教材立项4项。四是着力加强实训教学。选送51名医学卫生类教师、41名非医学类教师到医院和企业顶岗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精心组织全校职业技能比赛,踊跃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等,以提升师生的职业技能;4410名到130多家医院、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践学习,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以推进实训教学的深化;以汽车与机电工程系为试点,开展实训室“8S”管理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五是深度推进校:献。首次选送25名学生到台湾、加拿大交流学习,16名学生到苏州工艺美术职院,参加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学习,这种交流学习,强有力地推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职业技能的增强、学习能力的提升。六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新增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0人、中级职称23人,引进博士1人(第一次引进)、硕士20人(引进最多的一年)、本科24人,聘请客座教授136名,制定政策鼓励教师积极报考研究生,有12人报考硕士、3人报考博士,选派296名教师到境内外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开展第八届说课比赛、第三届课程整体设计比赛,组织600余名教师参加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和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灵调适》考试等,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新的优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推动教学质量有新提高,学生11人获国家奖学金,280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2人获省级三好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团体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校级三好学生417人、一等奖学金174人、二等奖学金260人、三等奖学金307人。
四、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新突破
学院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发展”办学理念,探索构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献鳌岸嘣惶濉卑煅Щ,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一是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学院与州农委、州旅游局、州卫生局等州直部门,建立行业技能技术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商议专业设定、课程设置、基地建设等,推进校、政、企共同培养技能技术人才。二是探索校企发展共同体模式。制定《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办法》,在“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机制,与贵州中科汉天下有限公司、贵州大地建设集团建立校企发展共同体,共建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汉天下物联网学院、大地建筑学院,以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校企共同发展。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新增深度合作企业7家,与贵州互强药业有限公司、凯里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等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引进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黔东南太阳鼓苗侗刺绣有限公司、黔东南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驻校园,建设集“产、学、研、展、销”为一体的民族技术文化实践基地,构建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推动苗侗民族银饰、刺绣、蜡染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五、坚持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管理水平有新提升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新建《“三重一大”事项分级分类办法》、《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实施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学生宿舍管理员工作量化考核奖惩办法》、《学生升留级制度》等20个制度,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实施办法》、《学生安全防范制度》等13个制度,切实加强人事、教学、科研、财务、后勤、安全等管理,广大干部教师员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奋发有为,行政效能有新提高,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新校区建设、学生规模、师资队伍、教学机构等重要指标、重点任务已提前完成。
六、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结构,招生就业有新进展
2014年,教育部安排我院招生计划3040人,省教育厅实际安排招生计划4465人,报到学生4233人(大专学生报到数第一次突破4000人),报到率94.8%;学院面向16个省市招生,贵州省普通高考文科专科投档分数220分,理科专科投档分数200分,我院录取文科最高506分,最低331分;理科录取最高371分,最低200分;同比2013年文科录取最高分高出64分,最低分高出62分,理科录取最高分高出3分,最低分高出20分,生源质量明显提高;新生中医学类2441人,占57.6%;非医学类1792人,占42.3%,非医学类学生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机电系、旅游系、生环系大专招生分别由几十人增加到300人左右,专业学生结构有明显优化。我院毕业学生2344人,就业2311人,就业率98.6%,对口就业2068人,对口就业率89.5%,建筑工程技术、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口腔医学技术等15个专业就业率100%,专业最低就业率97.6%;毕业生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603人,国有企业就业109人,民营企业就业953人,升学586人,自主创业25人,其他33人,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分别为88.6%、94.9% 93.6%,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七、坚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研工作有新收获
学院科研工作坚持产学研结合,突出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一是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重点研究,“基于职业人才导向”教育教学改革院级重点科研课题立项9项;二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研究,与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黔东南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将 “黔东南苗侗银饰、蜡染、刺绣制作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申报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三是获州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24个,其中省部级项目17个(建校来立项最多的一年),获科技成果奖4项,为企业培养植物组培种苗10万余株,研发植物组培种苗品种6个。学院植物组培中心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八、坚持服务社会聚集资源,成人教育有新发展
一是成人学历教育稳步发展。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员3840人,其中,遵义医学院2088人、贵阳医学院128人、西南林业大学 280人、本院655人、自考衔接586人,同比增加约20%,完成招生1124人,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取得新突破;招生专业由25个增加到56个;建立了湖南中医药大学贵州函授站(该站预报名人数达1900余人)、湘潭大学贵州函授站等。二是强化技能鉴定工作。新增卫生检验员、临床检验技师、民间工艺品制作工、其他抽纱刺绣工艺品制作人员、其他金属工艺品制作人员、手绣制作工、工艺蜡染工等7个鉴定工种,鉴定工种由76个增加至83个,其中临床检验技师、工艺品制作工、工艺蜡染工等5个工种为省内唯一一家能开展鉴定的工种;开展民间工艺品制作工、民族乐器演奏员、保健按摩师、药物检验工、维修电工、蔬菜园艺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35个工种41批次7296人职业技能鉴定(其中对外鉴定2821人),同比增加31.1%,鉴定合格率98.3%,鉴定高级工2734人,占全州高级工鉴定的96%以上;鉴定总人数、对外鉴定人数、鉴定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在州内8个鉴定所中名列第一。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完成培训人数20069人次,其中全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培训6524人、公务员岗前培训984人、家政服务554人、基层农技人员643人、选调生100人、乡镇宣传委员101人、州公安局特警123人、爆破资格293人、州开发投资公司新进员工38人、苗都公司职工素质提升206人;汽车驾驶学员2237人,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481人;会计从业人员500人;护考1324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1348人次;技能鉴定培训4613人。四是圆满承办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去年10月14至16日,贵州省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省级一类竞赛)在我院举办,来自全省9个市州的2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全院上下精心准备、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了各项赛程,受到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九、坚持和谐稳定条件保障,育人环境有新优化
一是保障办学经费。完成收入16323.8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1310.86万元,事业收入5013万元;完成支出12462.36万元,其中设备投入1068.3万元,设施建设(含实训基地)696.02万元,日常教学经费457.95万元,学生工作经费万元,师资队伍建设320.5万元等,学院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二是强化学生服务。选派1名辅导员参加教育部思政司《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专题培训班》、11名辅导员参加教育部思政司《第六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专题培训班》、2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学习等;为新生办理学生证、学生卡5239人次,办理订购火车优惠卡2215张,为毕业生检查、封装、邮寄档案2484份,完成2700名高职学生、3614名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和5026 名中职学生学费减免工作,完成2521 名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本付息工作,完成雨露计划1350人评选工作,完成大学生入伍预征报名193人、直招士官入伍3人、应征入伍13人,完成4212名新生心理健康调查(UPC)工作,开设勤工助学固定岗位110个、临时岗位664个,勤工助学学生774人,办理14242人学生校方责任险、4146人意外伤害险投保,做好19人次理赔工作等。三是抓好后勤保障。完成开发区金泉水务公司接水工程、打井取水工程和高位水池供水改造工程,日进水量由600吨/日提高至1900吨/日,新校区缺水情况得到改善;全面启动智能水电控制系统,对办公区、路灯、景观灯、宿舍灯进行自动时控管理,对80%的路灯进行节能改造,提升了宜学宜居校园环境,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水电费支出同比减少41万元;完成水维修部位4612处、电维修和改造部位10314处、房屋维修部位11670处、实验室装修和路道修缮52项;制定传染病防控预案,抓好校园传染病监测、预防与控制工作,出诊医务服务、咨询3万余人次,完成5021名新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改革食堂管理机制,推行“一对一”管理、限价管理、“淘汰制”管理等,实行“三查”制度,确保食堂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用未消毒的碗筷、不出售过期食品,有效提升了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解决了校园白色垃圾问题,师生满意度不断提高。四是创建平安校园。制定完善了《保安员岗位工作职责》、《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保安人员奖惩办法(暂行)》、《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校园秩序管理制度》、《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奥博集团24小时娱乐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等制度;招聘保安队员40余名,组建了由39名优秀学生组成的护校队;侦破处理学生公寓盗窃案件10余起,追回物品7件(其中手机3部、电脑1台),现金7409元;处理各类事件、矛盾纠纷79起,配合公安机关处理打架斗殴6起、销赃案1起、传销和诈骗3起等,有力的维护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五是加强审计工作。加快新校区建设项目验收、审计工作进度,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的价值,完成行政楼、A-3教学楼、学生宿舍三区等19个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涉及金额22498万元;对6个已竣工结算审计工程进行核查,州审计局同意调减金额313.6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学院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同心同德、锐意进。?蒲Х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二是专业学生结构有待优化;三是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方法有待完善;四是行政效能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